西太平洋的暴雨中,24架歼-15“飞鲨”挂着实弹从辽宁舰甲板冲天而起,直扑逼近的美军F/A-18“超级大黄蜂”机群!央视曝光的这段震撼画面,揭开了中美舰载机巅峰对决的冰山一角。这场相隔仅数十米的“贴脸交锋”,不仅刷新了全球对中国航母战力的认知,更让世界看清了歼-15从“追赶者”到“超越者”的逆袭之路。 十年前刚服役的歼-15曾被军迷调侃“问题少年”——雷达看得不够远,导弹打得不够准,碰上恶劣天气还容易“闹脾气”。但这次雨中出击彻底颠覆了印象:暴雨把能见度压到一两公里,甲板在风浪里颠得像过山车,可咱们的飞行员硬是驾着33吨重的钢铁猛禽精准升空,把外军战机牢牢挡在警戒线外。有老海军官兵看着画面眼圈发红:“过去几十年,这片天上只有别人的飞机,今天咱们终于能和他们掰手腕了!” 要说歼-15凭什么能逼退美军王牌?得掰开它的“三板斧”。头一斧是速度碾压:歼-15冲刺起来能飙到2.4马赫,比F/A-18的1.8马赫快出截击机的气势。今年四月那次对峙,美军飞行员刚想加速摆脱,歼-15一个旱地拔葱就咬住对方尾巴,机翼几乎擦着对方涂装——这手绝活继承自苏-27家族的“超音速基因”,专克美军舰载机提速慢的软肋。
第二斧藏在机头雷达罩里。最新改进型歼-15换装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距离猛增到280公里,比美军APG-79雷达多出近百公里优势。好比两人持枪对决,对方刚看见你举枪,你的子弹已经出膛了!配合射程200公里的霹雳-15导弹,超视距空战稳占先机。美军飞行员私下吐槽:“我们雷达刚开机,头盔里就响起被锁定的警报”。 第三斧是全天候作战的硬骨头。现代海战可不管晴天雨天,这次央视曝光的雨中拦截就是最好证明。歼-15的三翼面设计像给战机装了“平衡仪”,强气流中照样稳如磐石。着舰时航母甲板上下浮动四五米,飞行员全靠肌肉记忆在几秒钟窗口期钩住拦阻索——这手绝活连美军教官都竖大拇指。
当然F/A-18也不是吃素的。它能在甲板上玩“贪吃蛇”:尼米兹航母塞得下90架战机,调度效率确实高;对地攻击更是它的拿手戏,反辐射导弹、钻地炸弹挂满六七个挂架。但现代空战讲究“一寸长一寸强”,重型舰载机的航程优势让歼-15作战半径冲出1750公里,比对手多跑大半个东海。有军事专家打了个比方:“F/A-18像灵活匕首,歼-15则是重剑——现在重剑挥得比匕首还快,战局自然改写”。 未来战场的天平还在加速倾斜。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一上阵,歼-15再不用省油减弹搞滑跃,满油满弹起飞将彻底释放32吨体量的恐怖战力。更别说歼-35隐身战机即将上舰,配合055大驱的鹰击-21导弹,中国航母战斗群正编织起覆盖1500公里的猎杀网。五角大楼报告早就预警:2028年前西太航母优势可能逆转。
从甲板锈迹斑斑的辽宁舰,到电磁弹射的福建舰;从当年引进原型机艰难仿制,到今天逼退超级大黄蜂——歼-15的十年逆袭,恰似中国海军劈波斩浪的缩影。当辽宁舰官兵喊出“几十年来只有他们在这片天上,今天轮到我们较量”时,西太平洋的波涛下,新时代的深蓝传奇已然启航。
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